一零四房屋租屋售屋 買屋賣屋 免費廣告 - 台北縣蘆洲區 租屋售屋 → 檢視評論

帖子評論信息
評論主題: 蘆洲市 (台北縣) 簡介
評論對像: user06 | 2009/2/26 上午 01:21:13
評論言論:

蘆洲市 (台北縣) 簡介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蘆洲市
Lujhou City
Luzhou City

蘆洲市徽
舊稱 和尚洲、鷺洲
行政區機關 蘆洲市公所
機關所在地 蘆洲市
機關網站 蘆洲市公所
行政區管轄 台北縣
行政區類別 縣轄市
市長 李翁月娥
經度 東經
緯度 北緯
總面積 7.4351平方公裡
戶數 62,698戶
人口 194,813人(2009年1月)
區劃 38里682鄰
郵遞區號 247
民意機關 蘆洲市民代表會
毗鄰 五股鄉、三重市;台北市士林區

蘆洲市位置圖
蘆洲市是台灣台北縣下的一個縣轄市,1997年10月6日因人口超過十五萬人,由蘆洲鄉改制為蘆洲市。 蘆洲市緊鄰台北市士林區,中間隔?淡水河相望,與台北市無橋樑連接,須經由三重市的重陽橋。近年來新興的工業與住宅發展快速增加,逐漸成為台北市重要的衛星城市之一。

目錄 [隱藏]
1 地理環境
2 歷史
2.1 蘆洲古名一覽
3 交通
3.1 軌道運輸
3.2 國道及快速公路
3.3 主要道路及橋樑
3.4 次要道路
4 教育
4.1 大學
4.2 高級中學
4.3 國民中學
4.4 國民小學
5 名勝介紹
6 參考文獻
7 相關連結


地理環境
蘆洲市位於台北盆地西北部,淡水河下游西岸。東北隔淡水河與台北市士林區社子島相望,西接五股鄉,東南與三重市毗鄰,地勢低平,由東南向西北漸低,略向西北傾斜。 蘆洲市為大漢溪與新店溪兩溪沖積沙洲,土壤肥沃,適於農耕。 蘆洲市與三重市的東面與西面分別被淡水河與二重疏洪道包圍,形同一個島。 早年的蘆洲市因地勢低平且缺乏防洪設施,易受到淡水河的潮汐影響,淹水問題相當棘手;每逢大雨颱風道路時常積水及膝,嚴重時甚至以舟代車才能出入。直到二重疏洪道及相關防洪設施完工後,蘆洲市才真正脫離淹水的惡夢。


歷史

蘆洲市行政區 pdf-version 蘆洲市於日治時期的1920年(大正九年)全台行政區域重劃後,劃入台北州新莊郡鷺洲庄管轄,分為和尚洲溪墘、和尚洲中路、和尚洲南港子、和尚洲水湳、和尚洲樓子厝、二重埔、三重埔等七個大字。1945年國民政府代表同盟國接管台灣政務,原台北州新莊郡鷺洲庄改稱台北縣新莊區鷺洲鄉。1947年4月1日鄉內的二重埔、三重埔地區劃出另設三重鎮,鷺洲鄉一併更名為蘆洲鄉。1950年撤銷新莊區,由台北縣政府直轄。1998年改制為縣轄市。

蘆洲古名一覽
古時候的蘆洲,原本是鄰近淡水河畔的一片低平沙洲。水澤遍布,河岸兩旁蘆草叢生,每當蘆花盛開時,花絮紛飛,白茫茫的景觀,煞是好看。夜晚月上樹梢,蘆花泛著淡黃月色,微風吹拂,猶如浪花飛舞,頗有思古之幽情,因此常令騷人墨客徘徊流連,當時亦有「蘆狄泛月」之美稱,列為淡水八景之一。

河上洲:本地過去是由河流沖積而成的沙洲,水患頻仍,居民必須時常與河爭地,低窪的地勢宛若居於河上,所以蘆洲最早名為「河上洲」。
和尚洲:「和尚洲」一名,初見淡水廳誌。清領時期雍正年間,大約十八世紀中葉,當時地主多將土地獻予廟宇再行租回,假藉佃農身份以減免應向政府所納稅糧,因此蘆洲的土地多由關渡一帶僧侶掌管;而僧侶舊稱和尚,所以一般人亦稱本地為「和尚厝」。又「河上」與「和尚」音相近,彼此相混合,因此又有「和尚洲」之稱。
鷺洲:蘆洲原為一河洲,凡洲渚有水處,常吸引鷺鷥聚集,成群的鷺鷥翱翔於蘆花水澤間,蔚為景觀,故亦有「鷺洲」的別稱。
蘆洲:1945年國民政府代表同盟國接管台灣政務,原台北州新莊郡鷺洲庄改稱台北縣新莊區鷺洲鄉。1947年4月1日鄉內的二重埔、三重埔地區劃出另設三重鎮,鷺洲鄉一併更名為蘆洲鄉。
鹹草埔:
中洲埔:

交通

蘆洲市交通網 pdf-version
軌道運輸
台北捷運蘆洲支線(興建中)自台北橋西端起,經三重三和路至蘆洲,全長6.4公里,共設5個車站及1座機廠,全線以地下型式興建。本市內設有蘆洲機廠及蘆洲、三民高中、徐匯中學等3站。
台北捷運黃線(規劃中)納入台北捷運第3階段路網規劃,本市規劃有Y21(徐匯中學)及Y22、Y23等3站。

國道及快速公路
國道1號及汐五高架段自本市民和、得仁2里南側通過,未設有交流道;本市經由縣道103號(三重三和路)至三重交流道可連接國道1號。
台64線東西向快速公路(八里-新店線)自二重疏洪道西側五股鄉境通過,預定2009年底全線完工;本市可經由環堤大道興建中之二重疏洪道橋連接台108線(五股中興路)交流道。

主要道路及橋樑
重陽橋:早年蘆洲地區沒有橋樑直通台北市,前往台北市必須經由台103線(三重三和路)接台北橋,十分不便。1991年元月重陽橋通車,本市可利用台103甲線集賢路直接上橋進出台北市士林區。
縣道103號三民路:通過蘆洲市行政中心,連接成蘆橋和中山一路,是台北及三重通往五股成洲及八里必經道路。台北捷運蘆洲支線在本路段設有徐匯中學、三民高中及蘆洲等3站。
縣道103甲集賢路:連接中山一路及位於三重五華地區的重陽橋,是本市出入台北市的重要道路,也是本市最寬敞的道路。
縣道108號五股中興路:自本市南側五股鄉境通過,是三重直通五股的重要道路,興建中的台64線快速公路於本路段設有台108線交流道,本市可經由中山一路及環堤大道連接。

次要道路
中山一路:蘆洲通往三重最主要道路。
中正路:通過舊蘆洲聚落中心,曾為鄧麗君故居所在。
長安街:灰瑤地區主要道路。
長榮路:南港子重劃區核心道路,連接三民路和光華路。
民族路:呈倒C字型走向,為樓厝地區主要道路。

教育

大學
國立空中大學

高級中學
台北縣立三民高中
天主教徐匯中學

國民中學
台北縣立蘆洲國中
台北縣立鷺江國中
台北縣立三民高中國中部

國民小學
台北縣蘆洲市蘆洲國民小學
台北縣蘆洲市鷺江國民小學
台北縣蘆洲市成功國民小學
台北縣蘆洲市仁愛國民小學
台北縣蘆洲市忠義國民小學

名勝介紹
李氏古宅 抗日名將李友邦故居,台北縣蘆洲市中正路243巷19號的「李氏古宅」李氏古宅為李濯夫於清咸豐七年創建,位於蘆洲田仔尾,故人稱「田野美」。原建築為「編竹夾泥牆」式構造,計有60個房間,9個客廳,120個門。 古宅大門刻有清代舉人羅秀惠所提「外翰」門額,宅前半月形蓮花池一座及一條小運河可通淡水河,李宅至今維護良好為台灣傳統農村家族聚落之典型建築。 李宅可說是由三個合院式建築群所構成,各建築物之間的中庭度甚小且廊道四通八達,亦是長廊光影取景點。很多朋友長這麼大可能只聽過阿嬤時期的八腳古董床,裡面是個暗室,利用午後陽光透過窗戶灑進房間,懸吊蚊帳,古早的梳妝台,使用慢快門拍攝出古意盎然唯美浪漫臥房。以審美的眼光看待周圍的一切,門廳、正廳、後廳、閣樓、屏門、石磨、灶腳、食堂、水井,是值得細細品味的李氏古厝。


參考文獻
李氏古宅

相關連結
蘆洲市公所
蘆洲市戶政事務所
台北市捷運工程局中區工程處
交通部公路總局蘆洲監理站
蘆洲李宅古蹟--李友邦將軍紀念館
蘆荻泛月


反對方

支持方

反對方人數(0
支持方人數(0

中立方

中立方人數(0

自訂搜尋